业界传说天才产品经理最牛的能力是秒变用户的能力,也就是屏蔽掉自身的专业性,完完全全变成一个小白用户。据说微信的张小龙只需要 10 秒就能让自己变成普通用户,而乔布斯只需 1 秒。
虽然听上去有点玄乎,但这说明对好的产品经理来说,用户视角和同理心非常重要。产品经理只有成为自己产品的真正用户,才能从真实使用感受出发洞察到产品问题。
在我的理解中,产品的本质是用户在特定场景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,至于这个解决方案到底合不合适,必须回到具体的使用场景中去感受。所以把自己变成真实用户,去使用产品,是发现问题的好方法,这种方法也被称为“产品走查”。
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产品走查呢?肯定不是上来打开某个页面到处点点就随便下结论。我进行产品走查时,会刻意拆分两种视角进行。
第一种是用户视角。在这种视角下,我会给自己设定特定的使用场景,用产品去完成任务,在过程中感受不舒服的点进行记录。比如在走查购物车下单功能时,我会从有明确需求购买多件、买一件发现凑够更多享优惠、收藏比价这多种场景出发,分别使用购物车完成下单任务,梳理体验痛点。
第二种是专业视角。先回到第一种视角时给自己设定的任务,但是这次是跳出来,通过用户体验地图的方式客观分析用户在各个页面上存在的需求,以及产品功能对需求的匹配情况,包括页面各信息模块的布局是否合理、交互体验是否顺畅等。
通过这两种视角的交叉分析,产品问题很容易就跃然纸上。
记得我有次面试,对方围绕简历问完后,突然问了一个问题:“你在使用我们产品的过程中有发现什么问题吗?”。老实讲这次面试机会很偶然,我没怎么做准备,也没使用过对方的产品。
但当听到这个问题时,我冷静了两秒,掏出手机,一边操作一边慢慢地回答“是有一些问题的,我简单说一下”。于是我在两种视角间飞速切换,在对方面前完成了一次简单的产品走查,并现场梳理出四五个产品设计不合理的点。最终通过了面试(虽然没去),但后来想想,真得感谢自己这几年刻意练习走查的经验。
产品走查能力需要通过实践积累,对于初阶产品经理来说短期内可能难以灵活应用,但如果能在平时的产品工作中刻意练习,日后它定会成为帮你快速发现问题的重要软实力。